为适应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的变化,机械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
更新时间:2017-08-27 08:34 发布者:恒昌环保
进入21世纪以来,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,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日趋老龄化渐已成为全球性问题。设施农业、精确农业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人工作业成本的不断攀升,为农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。
与发达国家相比,农用机器人在中国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,具体表现在投资少、发展慢、技术差距大等方面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。直到工业化、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,农用机器人的研发范围才逐步扩大。
储备的牧草捆解捆后仍然结构紧密不容易破开,破开后牧草相互纠结,非常坚硬。牲畜食用后往往残渣较多而且不易消化,影响生长周期。我公司研制的牧羊草破捆揉丝机在揉丝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破捆刀辊,成捆的牧草在进料口进料后首先完成破捆作业,而后由粉碎腔揉成纤维状,物料揉碎细度高,牲畜食用后残渣少、易消化、出栏重量与人工破捆相比明显增加,不仅如此,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与发达国家相比,农用机器人在中国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,具体表现在投资少、发展慢、技术差距大等方面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。直到工业化、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,农用机器人的研发范围才逐步扩大。
